一直都很喜歡公視的迷你劇系列,
繼【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】、【小孩大人】後,這部當然也不會錯過。
公視製作戲劇的用心總在每部劇要上映前,總會請一些名人專家導看。
看完導演王明台以及製作人王小棣的導讀部分,對這部戲劇更加期待、也更加了解它想表達的內容。
整部片子在心情沈重,內心糾為一團的氣氛下結束。
女主角父親的刻板觀念、母親的荒謬扭曲的價值觀、大哥的懦弱無用、大嫂的公主病、
大姊的吞聲忍隱、姊夫的性怪癖疾病等,女主角的原生家庭有這麼多的可怕缺陷,只能替女主角抱不平。
在這種不健全家庭成長,也造就女主角的個性,失去自我、成就別人,一直以來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別人。
直到遇到劉品言飾演的角色,女主角才開始真正思考自己想走的路,探索、了解自己。
整個社會對於「剩女」這如同大家對「宅男」這詞的印象一樣,既不友善且刻板。
這部戲劇反映出「剩女」的內心世界,每天努力過生活,也渴望有那麼一天,有個人會出現來解救她。
另外,這部戲對於已婚女性在家庭地位的定位也有些著墨。
大姊為了家庭、為了孩子,必須容忍老公的詭異性癖好,儘管她不舒服,
但她說,女人一旦結了婚,是必得做出某種程度的犧牲來換取家庭表面的和諧。
大哥失業卻不敢告訴大嫂,大嫂懷疑以久,一方說謊弭平、一方猜忌懷疑,
彼此卻不說開,家庭隱約藏著一顆未爆彈。
女主角檢視著大姊、大哥的家庭生活,一邊思考,
難道人一旦結了婚之後,只能不斷忍受這一切?
除了妥協,難道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嗎?
我想任何一個未婚女性看到這段,都嚇得不敢結婚了吧,包含我在內。
結婚真的好可怕,哈哈哈。
也許我現在年紀還小,尚未經過社會的歷練,無法完全體會個中滋味,
等過些時候在回來重看一次,一定會有更新一層的感觸吧。
最後不得不說,這部戲的演員真的夠硬底子。
飾演劉媽的潘麗麗有夠強!
現實生活中,一定有這麼一位傳統觀念又愛嘮叨的媽媽存在,好立體的一位角色。
飾演姊夫的王道南也演超好,雖然我不認識他,也找不到他的相關資料。
但那噁心、變態的一面發揮得極致,讓看戲的人也超級不舒服,當下超想砸了電腦的啦!
然後默默推薦Duncan,恭喜最近重新重返台灣戲劇圈。
還記得小時候【紫色角落】時期的他紅透半邊天,因為涉吸毒,才從台灣演藝圈消失。
在片中飾演一位離婚的畫室老師,也是位藝術家,造型超帥,帥氣度不減當年阿阿阿阿阿!!!
看到最後才驚覺,原來他是Gay。在這邊不得不佩服這部戲劇的用心之處。
沒有明確的話語說明他是同志的身分,只從一兩幕畫面揭發這個結果,
兩個咖啡杯、一整箱滿滿的紅Marlboro就足夠說明一切了,實在有夠強!
同時,也說明同志在這個社會不被接納,害臊公開的不平等處境。
其實在上大學之前,我對於同性戀一知半解,也不懂他們,
直到上了大學,才真正有近距離接觸到同志朋友,甚至也交了很多同志朋友,
他們友善、熱情、可愛、聰明,只是性向有別於異性戀。
為什麼他們就不能選擇他們所愛呢?
每個人都有愛人的權力,這是天賦人權,誰都不應該剝奪的。
一部戲劇,能夠談及女性、同志、家庭、婚姻、甚至性自主等這麼多方面,
真的很強,又是一部發人深省,有內涵的公視戲劇。
我想再過些年,經過更多歲月洗禮的我,一定會再回來看一次。
(應該會是以剩女的身分再回來看XD)
「如果我們的人生
註定了是一段等待墜落的過程
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更勇敢
更執著地珍惜面對它呢?」
在最後的最後,是劉立平的體悟,也是導演王明台親自寫下要送給觀眾的話語。
寫實卻不絕望,且充滿力量。我認為是這樣美好的一部戲劇。